词条 | 水葬 |
释义 | 水葬 现代短篇小说。蹇先艾著。初载《现代评论》1926年1月第3卷第59期,初收入北新书局1927年8月版《朝雾》。作品描写民国初年贵州乡间仍保留着对小偷处以“水葬”的野蛮习俗。“文明的”桐村没有村长,犯了罪的人不用任何裁决,私下都可以处置。穷人骆毛因偷窃被抓住后押往河边,将被抛入河中活活淹死。人们非但不劝阻,村中的男女老少反而如逢盛会一般,沿途簇拥着围观,有的嘲笑,有的哀怜,有的念佛祷告。骆毛一路上先是声嘶力竭地叫骂,后来想到尚有老母需要赡养,心中泛起悲酸凄楚,才觉到死的可怕,直到被投入河中时,眼前还浮现着老母的慈容。这时,他耳聋的老母却正倚门凝望,盼儿归来,直至冷清的夜晚。小说揭示了闭塞乡村原始蛮俗的肆虐和人们思想的麻木,作者对由此造成的人间悲剧表达了深沉的忧愤。作品情节单纯而内蕴深厚,行文绵密迂缓。乡土气息浓郁。1935年鲁迅将其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时曾评论说,它“对我们展示了‘老远的贵州’的乡间习俗的冷酷,和出于这冷酷中的母性之爱的传大”(《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 陈寿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25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