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文章下乡,文章入伍”运动
释义
“文章下乡,文章入伍”运动

现代文学运动。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成立大会上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要求文艺工作者“象前线将士用他们的枪一样,用我们的笔,来发动民众,捍卫祖国,粉碎寇敌,争取胜利”(《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新华日报》在当天发表题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的社论,号召“文艺家到战场上去,到游击队中去,到伤兵医院去,到难民收容所去,到 一切内地城市乡村中去”,“写出真正大众的作品”,“印出千千万万的文艺小册子,输送到前线和后方的各地各方面的大众中去”,“加强抗敌的情绪”。在 全国“文协”的倡导和组织下,“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运动蓬勃开展。

这个运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组织作家深入前线和民间。“文协”曾组织以王礼锡为团长、宋之的为副团长的作家战地访问团。“文协”各地分会也积极响应,组织文艺工作者“入伍”“下乡”。“第三厅”先后组织过9个抗敌演剧队,4个抗敌宣传队,1个孩子剧团和电影放映队,深入各地从事抗日的文艺宣传活动。二、加强对通俗文艺作品创作的理论研究。“文协”曾组织过多次研讨活动。创作了 一批通俗文艺作品输送到前线和后方。创办了一大批通俗文学刊物,如《抗到底》、《大家看》、《七日报》、《大众报》、《通俗文艺五日刊》等。“文章下乡,文章入伍”运动在文艺为适应抗战的新形势,推动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相结合,文艺为时代服务等方面,曾经产生积极的影响。

张效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14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