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的讨论
释义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的讨论

现代文学论争。1934年12月,《申报· 自由谈》展开了 一场关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的讨论。林焕平认为体验生活对作家极其重要,“没有实际体验过来的生活经验,单凭作家主观的认识方法去观察甚至臆测,结果,反映在艺术作品里的生活同实际生活常有隔膜或不相符合的地方”(《文学与生活》)。吴立平发表《<文学与生活>的异议》认为,“倘要表现生活的真实和本质,先就得以人的态度去生活”,决不能单“以诗人的资格去参加现实生活”。孟加支持林焕平的观点,指出吴立平的错误“第一是他把作家之参加现实生活和那种间接的观察视为同一的东西,同时又因为他对于‘作为诗人的人’和‘一般人’之机械的看法——只看见两者的差别而抹杀了两者的同一性——因而导出‘作为诗人的人参加现实生活不能如实地摄取典型的形象’这 一错误的结论”(《呈吴立平先生所异何议》)。周毓英对以上观点都不同意,认为“文学的实体”是“由想象构成”的,“想象只有深刻圆润和浮浅恶劣的分别,决没有生活充实不充实的分别”;而作品的成功与否,“完全是作家的能力问题”(《论作品与生活的关系》)。先河(何家槐)对周毓英的观点作了驳斥,指出:“一个作家如要加强他的‘想像’,不使他的‘想像’变成虚无缥缈的‘幻想’”,决“不能离开真实的一般的生活”,即“要勇敢地积极地‘参加生活’,‘体验生活’,‘充实生活’”(《“作品与生活的关系”的我见》。

徐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10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