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汉魏六朝诗选 |
释义 | 汉魏六朝诗选 古代文学作品集。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0月出版。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全书共分4卷,即汉诗1卷,魏晋诗1卷,宋、齐诗1卷,梁、陈、北朝、隋诗合为1卷,共选诗约300首。编注者认为,从汉魏六朝诗的发展过程来看,两汉时代由于民歌被大量集中、整理、加工,在《诗经》、《楚辞》之后开创诗坛新局面,又在这些民歌的丰富营养和《诗经》、《楚辞》的一定影响之下,产生五言诗体。魏、晋诗歌在曹植、阮籍、左思、陶渊明等优秀作家的手里,沿着现实主义道路继续发展,在《古诗》之后形成新的典范。在东晋、宋、齐,长江流域和汉水流域产生大量民歌,宋、齐是诗歌在民歌的新影响和其他新条件要求之下变化翻新的时代。梁至隋是“宫体诗”的逆流泛滥,形式主义的影响较大,杰出作品也比较稀少的时代。北朝诗歌除民歌呈现异彩之外,文人诗的作风和梁陈大体相似。基于这种认识,该书在汉代诗歌里重点选录乐府歌辞中的民歌和无名氏的五言诗,包括《古诗》和曾经被误认为李陵、苏武所作的那些“别诗”。魏代的重点是曹植和阮籍的诗。西晋、东晋分别以左思、陶渊明的诗为重点。刘宋 一代以鲍照的诗为重点。南齐以谢脁的诗为重点。南北朝的乐府民歌各为重点之 一。庾信的诗也选录了不少。选注者在前言中对汉魏六朝时期的诗歌发展状况、各阶段诗歌的具体特征作了详细介绍。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12月重新出版此书,并经作者作了某些文字上的修改,增删了一些篇目,注释也略加修订。 郑永晓,张君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68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