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艾青
释义
艾青1910—

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纳雍、林壁等。浙江金华人。1928年初中毕业,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学习。次年赴法国留学,广泛吸收了欧美近代文学和艺术的丰富营养。1932年1月归国,5月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参与组织“春地画会”。同年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创作了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他怀着真挚的思念和感激之情,在诗中再现了乳母崇高的情操和悲惨的生活。此诗是自由体诗的成功尝试,诗风奔放,具有散文气息和内在的节奏感,在《春光》杂志1933年1卷3期上发表后,立即轰动诗坛。从此,握着画笔的艾青吹响了诗人的芦笛。1937年抗战爆发,他开始了天南海北的颠沛流离生涯,执过教鞭、担任过《广西日报》副刊“南方”和“文艺阵地”的编委。他曾和戴望舒合编诗刊《顶点》。这期间,他把长途跋涉的感受凝结成诗篇,写出了表现中国农民悲苦生活及对黎明企望的《我爱这土地》、《北方》、《向太阳》、《吹号者》等著名诗篇。他在斗争的烈火中又把芦笛换成了呼唤光明和胜利的号角。1941年3月他抵达延安,任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诗刊》主编,这时期他创作了《雪里钻》、《黎明的通知》、《献给乡村的诗》等显示出写实倾向的诗篇。抗战胜利后他先后任华北文艺工作团团长、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华北大学第三部副主任等职。与此同时,他创作了欢呼胜利的诗篇《人民的城》、《欢呼》等。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国后他参与接管中央美术学院,参加全国文联和作协的筹备工作,曾任《人民文学》副主编。他出访过苏联、智利等国,创作了《年轻的母亲》、《维也纳》、《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在智利的海岬上》等佳作。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起先后到东北、新疆劳动生活了16年。1976年复出后,错案得到改正,他接连创作发表了《鱼化石》、《光的赞歌》、《古罗马大斗技场》、《墙》等具有历史和哲学深度的诗篇。

新时期他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诗刊》编委等职。出版的主要诗作和诗集有《大堰河》、《他死在第二次》、《旷野》、《火把》、《北方》、《雪里钻》、《向太阳》、《黎明的通知》、《反法西斯》、《欢呼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艾青诗选》、《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艾青短诗选》等。其中《归来的歌》,《雪莲》分别获1981—1982年和1983—1984年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诗学论著有《诗论》、《论诗》、《新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等。他是中国诗坛的巨星,也赢得了世界声誉。

黄乐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268-126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