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汉魏六朝赋选
释义
汉魏六朝赋选

通代赋总集。瞿蜕园选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4年7月初版。选注者在《前言》中说,该书目的在于“介绍不同时代、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作品,使读者能一览而约略得其全貌”。该书在《文选》的基础上依据刘勰将赋分为“体物”、“写志”两大类的原则(《文心雕龙·诠赋》),注意点面结合,容量适中,择选代表性作品20篇。以贾谊《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蔡邕《述行赋》、王粲《登楼赋》等作品反映两汉辞赋由骚体赋而大赋而小赋的嬗变过程。以曹植《洛神赋》、陶潜《闲情赋》、鲍照《芜城赋》、江淹《别赋》、庾信《哀江南赋》诸篇,概括汉魏辞赋和骈赋发展的面貌。同时又从不同的风格和题材的角度选入司马相如《长门赋》、扬雄《酒箴》、祢衡《鹦鹉赋》、潘岳《西征赋》、陆机《文赋》、孙绰《游天台山赋》、萧子晖《冬草赋》等。为精简起见,同一类型的赋尽可能不重复入选,如《恨赋》与《别赋》。同一作家则只选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期尽量照顾全面。选录总数虽不多,但各方面的代表作基本上都已入选,对于读者掌握各种体裁的赋,了解其发展过程不无裨益。

选注者在每篇赋前均有“题解”,或揭示作品的题旨,或说明其在赋风转变过程中的地位,或对作品的艺术特色予以简明扼要的分析。如在赵壹《刺世疾邪赋》题解中说:“以文章风格论,亦已变板滞为疏荡,变典雅为通俗,变含蓄为直率。”对孙绰《游天台山赋》指出其“采取记游的形式,而不将天台山作旁观的、静态的描写”,“篇中杂有道、释两教的话头,仙佛思想与山水的题材合而为一”。这类题解着眼于作品在赋史及整个文学史上的地位。对于曹植《洛神赋》则从“浪漫主义的手法”、“梦幻的境界”、“强烈的抒情气息与传奇意味”、“词藻和比喻的烘托运用”等方面分析其艺术特色。其他赋的题解也大都类此。这些题解虽非面面俱到,但基本都能抓住该作品最重要的某些方面,有助于读者了解赋史和提高鉴赏能力。

郑永晓,张君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68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