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功能学派
释义
功能学派

民间文艺学流派。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创立,其代表人物还有拉德克利夫—朗等。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等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其理论。他把一个民族的习俗和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由各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完整体系,其中每部分都具有一定的功能,起着一定的作用。马林诺夫斯基还提出了文化的需要理论,认为文化是一种静态的、稳定的体系,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和派生需要而产生的。因此他极力反对进化学派的残余理论和传播学派的迁徙理论。功能学派重视田野调查,强调各文化因素的相互联系。在《原始心理与神话》一书中,马林诺夫斯基强调神话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强调神话与宗教仪式的联系,认为神话是某个社会集团有举行这种或那种仪式的权利的一种证明,它对已经确立的习惯和传统加以说明和辩护。功能学派的文化理论和民俗学理论在20世纪纪30年代前后便被介绍到中国,对中国的民族学、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调查和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郭振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26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