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劝学
释义
劝学

《荀子》篇名。文章的中心是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其写作特点是大量使用比喻和举引事例进行推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浅近,发人深思。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已,则知明而无过矣。”这是以自然物理为喻,说明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知识能力。“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通过正反相较,说明无论主观条件好坏,只要勤奋学习,坚持不懈,就能取得好成绩。“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物也。”先举人们熟悉的事例,然后从中引出所要说明的道理。这篇文章历来受到推重,明人王世贞说:“佳言格论,层见迭出。如太牢之悦口,夜明之夺目。”(见《金卫公汇选》卷10《荀子》)其中不少警句,凝聚着精湛的哲理,后来演变为成语。

谭家健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20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