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江西诗派研究
释义
江西诗派研究

宋代诗歌流派研究专著。莫砺锋著。齐鲁书社1986年10月出版。列为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专刊之一。全书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包括8章和3个附录,阐述了江西诗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北宋诗坛的概况,探讨了江西诗派的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3人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渊源、艺术风格以及他们在江西诗派中的地位,分析了北宋列入《宗派图》和没有列入《宗派图》及南宋吕本中、曾幾、赵蕃、韩淲、方回等其他江西派诗人,并就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江西诗派的影响和江西诗派的历史评价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作者针对以前论者多以为黄庭坚及江西诗派的理论和创作有形式主义倾向、对后世产生恶劣影响等观点,详细探讨了江西诗派有关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和艺术渊源的理论。认为,江西诗派的产生与当时的政治斗争、民族斗争没有必然的联系。江西诗派产生的具体原因,更多地应从文学本身的发展中去寻找。黄庭坚诗论的主要精神是:诗人应该在熟精艺术技巧并广泛借鉴前人诗歌艺术的基础上摆脱这二者的束缚,从而自成一家。作者在附录之一《黄庭坚“夺胎换骨”辨》中指出,“夺胎换骨”说不但不是黄庭坚诗论的主要内容,也绝不是江西诗派最重要的纲领。“夺胎换骨”说在江西诗派中产生的消极影响是有限的,而且也不应由黄庭坚负其咎。

从江西诗派诗歌所包含的思想内容等角度来观察,作者也反对将江西诗派视作形式主义或反现实主义诗歌流派的观点。他认为,江西诗派中凡是经历了靖康之变的诗人,绝大多数站在主战派的立场上,而且在诗歌中反映了爱国军民的思想感情。而后期的江西派诗人吕本中、曾幾、陈与义等更是积极地用诗歌反映当时的民族斗争,为宋诗增添了许多爱国主义的篇章。总之,江西诗派是很有特色的诗歌流派,它是古典诗歌发展到宋诗这个阶段的重要环节,它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宋诗突破了唐诗的藩篱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江西诗派的成员以各具特色的创作,进一步丰富了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段和风格流派,他们的诗歌理论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提高艺术修养的道路。对南宋及后代的诗人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此应做出基本肯定的评价。

郑永晓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28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