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新侨会议”
释义
“新侨会议”

当代文学运动中的重要事件。即1961年6月1日至28日中宣部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和1961年6月8日至7月2日文化部召开的故事片创作会议。因为这两个会议几乎同时在北京新侨饭店举行,故简称“新侨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由周扬主持,到会的都是党内文艺宣传部门的领导人和理论家。会议在总结文艺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中宣部草拟的《关于当前文艺工作的意见(草案)》(即《文艺十条》,后定稿为《文艺八条》)。故事片创作会议由夏衍主持,到会的都是全国著名的故事片编剧、导演和演员。会议在总结电影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集中审议了文化部草拟的《关于当前电影工作的意见(草案)》(即《三十二条》)。两个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纠正“左”的错误。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6月19日)集中体现了“新侨会议”的主要精神。他讲了7个问题: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问题,阶级斗争与统一战线问题,为谁服务的问题,文艺规律问题,遗产和创造问题,领导问题,话剧问题。其中,重点阐述了艺术民主和艺术规律问题。关于艺术民主,他说:“现在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民主作风不够。”“只许一人言,不许众人言。”“几年来有一种做法:别人说出话来,就给套框子、抓辫子、挖根子、戴帽子、打棍子。”并指出:“要改变文艺界的作风,首先要改变干部作风;改变干部作风首先要改变领导干部作风;改变领导干部作风首先要从我们几个人改起。”关于艺术规律,他说:“文艺作品的好坏,要由群众回答,而不是由领导回答”,“文艺是要人民批准的”。因此,艺术家要“面对人民而不是只面对领导”。领导对于文艺,主要是从方向上、路线上加以引导,对于具体创作,则“不要过多干涉”。“至于题材,完全可以允许作者自由选择”。他还特别强调“要重视经验和才能,要重视技巧”。翌年5月23日,《人民日报》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而发表的重要社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也是经过这次会议讨论的,是这次会议的一项思想成果。社论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化,指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内的以工农兵为主体的全体人民都应当是我们文艺服务的对象和文艺工作的对象。”另外,也有人把1963年4月中宣部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的文艺工作会议,称之为“新侨会议”。这次会议就所谓“写十三年”的口号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当时文艺界的主要领导人周扬、林默涵、邵荃麟等与上海代表团的张春桥、姚文元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批驳了“写十三年”这一口号的片面性,维护了周恩来的“要写十三年,也要写一百零八年”的正确主张。

张广益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051-605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9: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