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探求者”启事
释义
“探求者”启事

当代文学思潮。1957年6月,江苏省一些年轻的文学工作者陈椿年、高晓声、叶至诚、方之、陆文夫、梅汝恺、曾华等发起组织了“探求者”文学月刊社,并拟定了“章程”和“启事”。在“章程”中开宗明义地宣布“本月刊系同人合办之文学刊物,用以宣扬我们的政治见解与艺术主张。”规定“刊物不发表空洞的理论文章,不发表粉饰现实的作品。大胆干预生活,对当前的文艺现状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崇拜权威,也不故意反对权威,不赶浪头,不作漫骂式的批评,从封面到编排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启事”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政治、艺术观点”。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他们“愿意为这个制度的胜利,贡献出全部力量”。他们认为“近几年来,把一切旧东西看成坏的,把一切新东西看成好的,这种教条主义的观点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把浩瀚统一的社会生活归结成支离破碎的教条,僵化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他们主张“勉力运用文学这一战斗武器,打破教条束缚,大胆干预生活,严肃探讨人生,促进社会主义”。在创作方法上,他们认为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无法“清楚地划出一条红线”,因此,“现实主义在目前仍旧是比较好的创作方法。”他们认为“自愿结合来办杂志,和用行政方式办杂志比较起来有很多优越之处”,不仅能使刊物具有“独特的见解和艺术倾向”,而且能“用办杂志来逐步形成流派”。在反右斗争的形势下,《雨花》1957年10月号全文刊载了“探求者”文学月刊社的“章程”和“启事”。并在“编者按”中说明,发表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对它进行讨论和批判,以使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性质”。《新华日报》1957年10月9日发表了社论《〈探求者〉探求什么?》,于是开展了对“探求者”文学月刊社“章程”、“启事”和有关人员的批判。这群年轻的“探求者”先后被划为右派分子。

杨振昆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339-534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