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传记文学的提倡
释义
传记文学的提倡

现代文学思潮。30年代前后,中国出现了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徐志摩《伤双括老人》一类含有传记因素的散文。1933年和1935年,郁达夫先后为《申报·自由谈》和《文学百题》撰写了《传记文学》和《什么是传记文学》两篇文章,首倡“一种新的解放的传记文学”。他认为应当借鉴西方的传记文学手法,变革中国史传文学的传统,创作“新的有文学价值的传记”。这样的传记,“是在记述一个活泼泼的人的一生,记述他的思想与言行,记述他与时代的关系”,“应当将他外面的起伏事实与内心的变革过程同时抒写出来,长处短处,公生活与私生活”,“择其要者,尽量来写”,力求“见得真,说得象”。郁达夫的倡导,得到文坛的响应。此后,郭沫若的系列自传,沈从文的自传和《记胡也频》、《记丁玲》,谢冰莹的《女兵自传》,盛成的《我的母亲》等传记名篇纷纷面世。《人间世》杂志特辟“今人志”专栏,陆续发表了吴宓、胡适、老舍、庐隐、徐志摩等人的传记。由此,传记文学逐渐兴盛,成为现代散文的一个重要品种。

王晓梅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045-204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