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受难者的短曲1
释义
受难者的短曲1

现代新诗集。杨骚著。上海开明书店1928年11月初版,1929年5月再版,1931年10月3版。收新诗20首。作者于1925年夏去新加坡教书,1927年回国,课余从事创作,所作诗歌大都收入这本集子中。诗人在序诗中说:“我自由,我绝对的自由,/我这样地生,/我这样地说出我的心。”诗篇真实地记录了诗人浪迹天涯、旅居异国的心境。《受难者的短曲》如泣如诉,如梦如幻。混乱的社会现实,矛盾的游子心情,准确地反映在诗中。天上黑云多,地面阴影多,山里顽石多,人间苦痛多,心中柔情多。“多舌的小鸟取笑我,/阴郁的太阳睥睨我,/黑漆的时光拖迫我,/自家的出血淹溺我”。路途多荆棘,人生如履薄冰,心灵撞击,魂落荒郊。“曾将我心放在蔷薇丛里,/怕血腥了蔷薇,又怕多刺,/借来水月梦幻的轻纱,/将他重重地裹起。”对生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是诗人反复吟咏的主题。《诗的更生》、《泪河中的漪涟》、《诱惑》、《旅店内买小唱》、《酒杯中的幻影》、《投在妓女身上》等,写得缠绵悱恻,流泻着血与泪。人间一切都是罪恶,“只有那永不死灭的爱欲,/要永在人间发光辉!”(《诗的 生》)诗人既欲从女人怀中找安慰,又同情不幸的妓女,抨击将无邪的少女推入深渊的社会。诗篇用抒情主人情感的真来衬托社会的污浊。作者注意将声音、色彩、心境、氛围融合在一起,创造一种意象,传达诗人的心声。为了押韵,诗中不乏词序倒置、缺乏自然美的句子,如:“十三岁的年轻”,“一首好诗作出我未曾”,“我朝招呼,暮招呼,/兄弟呀,你听见了无!?”

张大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851-385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2: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