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左联”解散
释义
“左联”解散

现代文学事件。1935年9月和11月,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首席代表王明,在莫斯科两次找“左联”驻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代表萧三谈话,要他写信回上海叫“左联”解散。11月8日,萧三根据王明的意思写了封长信,寄给鲁迅转交“左联”,信中主要指出,由于“左联”过于激进,并且存在着“关门主义——宗派主义”,使“许多有影响的作家仍然站在共同战线之外”,在“民族危机日益加紧”的形势下,已经“不能适应客观的需要”,因此应当“取消左联,发宣言解散它,另外发起,组织一个广大的文学团体”。“左联”负责人周扬、夏衍等人收到信后,认为这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左联”的指示,便在左翼各联盟的党团成员中传阅,并征求了郑振铎、陈望道等党外文化界人士的意见。经过讨论,一致同意解散“左联”以及“文委”所属各联盟,另行组织更广泛的文艺家统一战线组织。其间,周扬等人通过茅盾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开始坚决反对解散“左联”,后来表示如“要解散,一定得发表一个宣言,说明‘左联’成员仍将为原来的目的而奋斗”(见夏衍《懒寻旧梦录·萧三的来信》)。1936年3月间,“左联”正式解散,但未发表宣言。6月7日,周扬等人筹组的中国文艺家协会宣告成立,签名入会者有徐懋庸、何家槐等111人。鲁迅拒绝了加入该会的邀请。同月15日,他与巴金、曹禺等63人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在此前后,文艺界展开了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

钦鸿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41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