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韩海
释义
韩海1677—1736

清代诗文作家。字纬五,号桥村。番禺(今属广东)人。雍正元年(1723)举人。雍正十一年进士,官封川教谕。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不就,曾赋《夏莲》诗以明心志。少时入岭海文社,很为梁佩兰所推重。他论文学,主张贵真,独抒“我之性情”,认为“真则灵,真则重,真则随境之所值,情之所触,日新而不穷”,反对刻意雕绘夸饰(见《且存集序》、《真吾阁诗序》)。他的文章多为诗文序、碑记、题跋、寿文、祭文等,以诗文序的成就最高,往往独具慧眼,独抒己见。如《萝山草堂诗序》论诗之真:“山无真气则颓,水无真气则腐。山之草木蔚苍,岂剪彩刻楮之工;水之波澜洋溢,又岂浍盈堤障所致。情真、事真、景真,而又真气贯注之,诗欲勿工,得乎?”一气灌注,条畅犀利,文采充沛,比喻精切。韩海亦工诗。当时不少人以唐诗为宗,宋以下诗无人诵读。韩海却不拘一家,不以一代为限,广泛吸取各家之长,故能不落窠臼,写出新意。如《春杪镇海楼望雨》、《偶然作》等诗,或写景抒情,或抒怀言志,皆自然流畅,风格质朴。著有《东皋诗文集》。

徐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62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