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关于建设革命儿童文学的讨论
释义
关于建设革命儿童文学的讨论

现代文学大事件。1930年3月29日,上海《大众文艺》杂志社举行座谈会,就如何办好该刊的“少年大众”专栏进行讨论。会议主持者指出:《少年大众》参考了日本《少年战旗》的编辑计划,“用浅显的文学和插画来教育我们的儿童们”,同时又与刊物提倡文艺大众化的倾向“取一致的步调”。孟超在发言中主张要有计划地反映工农生活。钱杏邨(阿英)认为,应“给少年们以阶级的认识”,“使他们了解”“参加斗争之必要”。华汉(阳翰笙)提出儿童读物应有“技术上的趣味”,“题材方面应该容纳讽刺、暴露、鼓动、教育等几种”。蒋光慈也强调了专栏“大众化的而且少年化”的特点。田汉针对新文学的缺点,提出儿童读物文学通俗化问题,认为这是“他们懂的首要条件”;同时又提出,要指示少年读者树立“新的世界观”,以“抵抗他们的封建的思想”。冯乃超和邱韵铎肯定了对少年加强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并强调要将这一工作“竭力和一切革命的斗争配合起来”。与会者还有冯宪章、沈起予、叶沉(沈西苓)、白薇、周全平、洪灵菲、戴平凡等人。会上涉及的内容,还有插图、歌曲、文字、印刷诸问题。这次讨论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第一次用无产阶级思想研究儿童文学建设问题的会议,对发展现代革命儿童文学起了推动作用。

钦鸿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33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