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贺贻孙
释义
贺贻孙

明末清初诗文作家。字子翼。永新(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明末诸生。9岁能文,一时有神童之誉。明崇祯年间,与陈宏绪、徐士溥、曾尧臣等在豫章(今南昌市)结社。明亡,隐居不出。康熙十八年(1679),巡按御史笪重光欲举应博学鸿词科,书至,贻孙削发衣缁,逃入深山,结茅而居,以示气节。晚年生活极为困顿窘迫,但仍坚持操守,以著书自娱。

贻孙论文主张学习前人,而不为前人所囿,认为文章贵有妙悟,当在前人言辞之外,别有所得。他为文往往直抒胸臆,多表现愤世嫉俗的心情,或举古事,借以立论、发挥,或由古语加以推论阐发。《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其文称心而叹,有纵横曼衍之意。而句或伤于冗赘,字或伤于纤丽”。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卷1认为其文“气势磅礴,实有得于阳刚之美,又不可持阴柔之文以含蓄见长者论之也”。

贻孙也工诗,内容主要描写明末清初的社会动乱,表现自己感时不遇之悲,如《丙戌避乱》、《壬辰被兵折臂》、《戊戌易僧装》、《雨》、《秋怀》等,都是“郁菀结,多蹙蹙不自得之语”(徐世昌《晚晴簃诗汇》)。还有一些诗写诗人隐居深山、安贫乐道的生活,如《寓栗坪茅屋》:“青精味易和粗饭,绿柏香难斗苦茶。独喜埋名今渐久,无人问字到山家。”诗风恬淡,显示了人格的高洁以及对功名的蔑视。

著有《水田居文集》、《水田居诗存》、《诗触》、《诗筏》、《骚筏》等。

王景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63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