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 |
释义 | 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 当代文学运动事件。该指示于1951年5月5日由周恩来亲自签发、政务院发布,并在5月7日的《人民日报》上公开发表。中国的旧戏曲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的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戏曲改革就是要做一番科学的清理工作,剔除糟粕,吸取精华,“推陈出新”,把民族的旧戏曲变成民族的新戏曲。早在第一次文代会上,就提出了对旧文艺的改造问题。1950年,毛泽东为旧戏曲的改革工作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同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召集全国戏曲工作会议,汇总和研究了各地戏曲改革工作情况,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方针,在此基础上,政务院发出了《指示》。它首先指出:“人民戏曲是以民主精神和爱国精神教育广大人民的重要武器。我国戏曲遗产极为丰富,和人民有密切的联系,继承这种遗产,加以发扬光大,是十分必要的。”在充分肯定各地戏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强调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审定剧目缺乏统一标准”,“编改剧本工作中还有某些反历史主义的、公式主义的倾向。”最后分为6个问题作了具体阐释:1、戏曲应以发扬新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民在革命斗争和生产劳动中的英雄主义为首要任务。2、戏曲改革应以主要力量审定流行最广的旧有剧目,修改剧本时注意不违背历史的真实与对人民的教育效果。3、鼓励各种戏曲形式的自由竞赛,促成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4、应在政治、文化及业务上切实提高戏曲艺人的水平,加强对艺人的教育并注意从中培养戏改工作干部。5、对于旧戏班社中的某些不合理制度,有步骤地加以改革,并主要依靠艺人的自觉自愿。6、戏曲工作应统一由各地文教主管机关领导。 屈桂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328-232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