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诗人行年考 |
释义 | 唐诗人行年考 古代作家研究著述。谭优学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7月出版。该书是一本年谱式的丛稿,其中包括王翰、孟浩然、李颀、崔颢、王昌龄、高适、储光羲、李益、张祜、赵嘏等10个诗人的行年考。据作者在《前言》中说,该书的意图是想把唐代那些名位不振,作品也不多,但却有几首甚至一两首好作品的作家生平弄清楚。作者广泛搜集有关资料,潜心考索,对某些疑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孟浩然,一向被看作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该书《孟浩然行止考实》一文,通过考证力排旧说,用大量材料说明孟浩然是长期求官不遇,只好暂时隐居,并非利用隐居来沽名钓誉。又如高适,尽管前人作过好几个年谱,但问题并未完全解决,该书《高适行年考》一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此又作了进一步的探索。中唐诗人李益是个很有特点的作家,过去的研究中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也较多,《李益行年考》在卞孝萱《李益年谱》的基础上又有所补充,并在附注中指出了张澍《李尚书诗集》伪造李益《从军诗并序》的秘密,确凿有据,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该书各篇行年考的编排方式不拘一格,大体依照年谱形式编排。《孟浩然行止考实》、《张祜行年考》等,只作重点考证,而另在文后附一年表。各篇之后,均有一段总结性的文字,对所考诗人的生平、创作予以概括性的介绍,力求使读者得出一个较完整的印象。 郑永晓,张君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03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