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诗别裁集 |
释义 | 唐诗别裁集 唐诗选集。共20卷。清沈德潜编纂。收诗1928首。卷前有沈德潜《原序》及《重订唐诗别裁集序》。《原序》说,他“于束发后,即喜抄唐人诗集”,经历了近30年,才在陈树滋的协助下编成此书,其时是康熙五十六年(1717)。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又重加修订,成为20卷本,其时沈氏已91岁。在《重订序》中,沈德潜批评了清初以来诗坛盟主王士禛所选《唐贤三昧集》不收李白、杜甫诗的缺陷,说明他编选《唐诗别裁集》,是要“使人知唐诗中有‘鲸鱼碧海’‘巨刃摩天’之观”。在《凡例》中,也强调“是集以李、杜为宗”。书中选入李、杜诗达400余首,形成了专主雄浑阔大的特色。此书的另一特色,是主张“备一代之诗,取其宏博”(《原序》),因而于李、杜之外,重点选录了陈子昂、张九龄、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韦应物、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等大家名家的诗,同时还选录了一些二、三流作家及小作家的诗,大体包括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和不同体裁的唐诗,反映了唐诗的基本面貌。此外,书中有诗人小传及作品评释,其目的是“俾学者读其诗知其为人,抑因评释而窥作者之用心;今人与古人之心,可如相告语矣”(《重订序》),这对读诗有很大帮助,一些精妙评语对人启发尤大。书中共收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各4卷,五言长律2卷,五言绝句近1卷,七言绝句1卷有余。书的《凡例》中,对各种诗体的特征及流变有概括论述。总体而言,《唐诗别裁集》是唐诗选本中较优秀的一种。此书的缺失,是入选作品有重出、误收、误属及组诗编排不当的情况,作家小传及作品评释的引文也有一些缺误。部分作家漏写了小传。本集有清乾隆二十八年教忠堂原刊本,1975年中华书局曾据以影印出版。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出版富寿荪整理校勘的《唐诗别裁集》,该书附录了据《全唐诗》所作的《小传补辑》。 薛天纬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03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