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胡缵宗
释义
胡缵宗1480—1560

明代诗文作家。初字孝思,更字世甫,号可泉,自号鸟鼠山人。秦安(今属甘肃)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翰林检讨,出为嘉定判官,迁知潼川。历吏部郎中、安庆知府、苏州知府,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改河南,俱有政绩。汴城行台火,引咎乞归。家居数年,遂有诗案之狱。他性好吟咏,世宗幸楚时,他曾作诗记其事,有“穆天湘竹”之语。后为王联所构,逮系下狱。在狱中,还取狱中柱械之类物件,作制狱八景诗,众争着劝其不要再写诗,他笑答:“坐诗当死,不作诗得免死耶?”后得释,杖30遣归。谢榛贻之诗,他病杖创甚,呻吟间,犹口占韵以谢。人谓其意气,不减苏东坡。其诗作多激昂悲壮之音,如《登天柱》就体现了这种特色:“与客上江楼,横江山欲浮。云当天柱出,月傍小姑流。帆外收吴楚,尊前落斗牛。弥漫忽千里,倚槛思悠悠。”但有时过于粗厉浅率,缺乏锤炼。较少诗味。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认为:“孝思未入格。”著有《正德集》4卷、《嘉靖集》7卷、《鸟鼠山人集》16卷、《拟古乐府》2卷,《拟汉乐府》8卷。

尹恭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19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