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语丝文体”的讨论
释义
“语丝文体”的讨论

现代文学论争。1925年11月,在全国民众掀起“反奉倒段”运动的背景下,《语丝》周刊展开了关于“语丝文体”的讨论。11月9日,孙伏园发表《语丝的文体》一文,认为《语丝》有一种自然形成的“自由”文体,“语丝同人最热心于谈政治”。接着,周作人发表《答伏园论语丝的文体》和《失题》两文,强调《语丝》没有什么文体,只是“随个人的趣味随意酌定”,“唯一的条件是大胆与诚意,或如洋绅士所高唱的所谓‘费厄泼赖’(Fair Play)”。并且认为对章士钊等“没有再加以批评之必要”,“打落水狗”实“有点无聊、卑劣”。林语堂作有《语丝的体裁》、《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论骂人之难》等文,认为对失败者宽容大度的费厄泼赖精神,是“健全的作战精神”,“不可不积极提倡”。鲁迅在1926年1月《莽原》半月刊第1期发表了《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用辛亥革命血的教训告诫大家,“咬人之狗”不管是否落水,均在“可打之列”,因为“狗性总不大会改变的”。这一场讨论。实则已远远超出“文体”范围,而升华为对“恕道”的批判,对历史和现实斗争的经验总结。

周健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57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1: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