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精神胜利法” |
释义 | “精神胜利法” 鲁迅小说《阿Q正传》主人公阿Q身上所体现的主要思想性格特征。其表现形态为自尊自大、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自欺欺人等等。“精神胜利法”是指实际上处于被压迫、受屈辱的失败地位,但是在精神上却要寻求“逃路”,获得满足,反而以胜利者自居的自我麻醉的作法。作为落后的不觉悟的贫苦雇农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其产生是由于在长期的封建统治和残酷的阶级压迫之下,农民的反抗相继失败,而又无力改变受屈辱的现实时,为了摆脱眼前的痛苦,而形成的种种病态心理。鲁迅揭出阿Q身上的病苦,是与其批判国民性的弱点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现象,“精神胜利法”主要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它表现为日趋没落的封建统治阶级失败主义的思想特征。在帝国主义扩张势力面前,不敢正视失败的现实,凭借着主观唯心主义的“精神胜利法”自欺欺人地一天一天堕落下去。封建统治阶级的病态心理,在现实的土壤中,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处在小生产私有制社会形态的广大农民身上。鲁迅对“精神胜利法”的鞭挞,表明了他对改造国民性和改革社会的深沉思考。 阎承尧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18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