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唐诗三百首
释义
唐诗三百首

唐诗选本。8卷。清孙洙编选。孙洙号蘅塘退士(《名儒言行录》卷下记为“号蘅塘,晚号退士”),所以此书一般题为“蘅塘退士编”。孙洙的继室夫人徐兰英也参与了编选工作。编成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据蘅塘退士原《序》,是有感于当时儿童就学所读的《千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此编选了《唐诗三百首》,意欲胜过《千家诗》;此书“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可见其编选标准一是要精选好诗,二是要便于学习记诵,能使人受益终生。至于选300首的用意,则如《序》中所说:“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全书共选77位作者的诗302首。其中卷1是五言古诗及乐府38首,卷2、卷3是七言古诗28首,卷4是七言乐府14首,卷5是五言律诗80首,卷6是七言律诗及乐府52首(其中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原选2首,四藤吟社主人补入3首),卷7是五言绝句及乐府34首,卷8是七言绝句及乐府56首。入选的基本上都是传诵千古的杰作。此书编成之后,至今流传不衰,确如四藤吟社主人“识文”所说:“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它是古今各种唐诗选本中影响最大、读者最多的一种。

蘅塘退士给《唐诗三百首》作过简单评注,加于句旁。其中不乏精妙之论,但也偶有穿凿迂腐之辞。道光年间,号为“上元女史”的陈婉俊作了《唐诗三百首补注》。《补注》的《凡例》说,其注“但诠实事,以资检阅。其诗中义蕴之深,意境之妙,读者宜自领取,无庸强就我范,曲为之说,反汨初学性灵也”;其引注之义有二:“凡诗中用事,即引本事以证之者为正注;至寻源泝流,博采他书以相证者为互注。正注非陈隋以上之书不列于篇,而互注则自唐宋及明,间为采入,然必有按某书某某云字样以别之,终不敢以口吻为策府也。”可见其注释是极为严谨的。此外,她还加了作者小传,“俱列于诸公诗之初见者题上”。陈婉俊的《补注》在后世流布极广。其它重要注本还有清道光年间章燮的《唐诗三百首注疏》、近世喻守真的《唐诗三百首详析》、朱大可的《新注唐诗三百首》、金性尧的《唐诗三百首新注》。

《唐诗三百首》除原刻本外,版本很多。其中陈婉俊《补注》本有餐花阁本、四藤吟社本。当今流行的文学古籍刊行社及中华书局排印本,根据四藤吟社本校订并断句而成。

薛天纬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03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9:2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