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白毛女》的演出与反响
释义
《白毛女》的演出与反响

现代文学大事。《白毛女》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出现的优秀新歌剧代表作品。由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等作曲。1945年4月该剧为中共“七大”代表作第一次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充分肯定。继而在延安演出30多场,反响强烈。1946年在张家口继续演出,并根据群众意见作了重要修改,由原来的6幕改为5幕。1947年在哈尔滨公演时剧情和人物也略有改动。在演出过程中的不断修改,使该剧日臻完美。《白毛女》成功地塑造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喜儿形象,表达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深刻主题,在艺术上继承了传统戏剧和民间歌舞的表现手法,又借鉴了西洋歌剧重人物刻画的长处,把戏剧、诗歌、音乐、舞蹈融为一体,在各解放区的演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它的成功演出,适应了当时的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和正在进行的解放战争的需要,为中国民族新歌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程仁章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60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