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武训传》批判
释义
《武训传》批判

当代文艺运动。电影《武训传》,孙瑜编导,1944年开始编剧,1948年由“中国制片厂”拍成全片的三分之一后因故中断。1950年全面修改了剧本,重新开拍。当年摄制完成,年底公映。影片主人公武训(1838—1896)原名武七,山东堂邑(现聊城西)人,雇农出身。因行乞兴办义学受到清朝政府的嘉奖。影片竭力表现与歌颂武训为兴办义学,让穷孩子有书念、有饭吃、不受欺侮,而行乞不止,任人侮辱、任人损害的“至勇至仁”的精神。影片放映后曾受到热烈赞扬。在短短几个月内,仅京、津、沪报刊发表的肯定与歌颂影片与武训精神的文章就有40多篇。1951年3月始有少数批评、质疑与否定性的文章出现。5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贾霁的《不足为训的武训》和杨耳的《陶行知先生表扬“武训精神”有积极作用吗?》。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亲自为该报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社论说:“《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象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向着人民群众歌颂这种丑恶的行为,甚至打出‘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旗号来歌颂,甚至用革命的农民斗争的失败作为反衬来歌颂,这难道是我们所能够容忍的吗?承认或者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为正当的宣传。”社论还强调指出:“电影《武训传》的出现,特别是对于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歌颂竟至如此之多,说明了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社论号召:“应当展开关于电影《武训传》及其他有关武训的著作和论文的讨论,求得彻底地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思想。”同一天的《人民日报》“党的生活”栏发表了短评《共产党员应该参加关于<武训传>的批判》,向党的组织和党员发出了号召,要求“每个看过这部电影或者看过歌颂武训的论文的共产党员都不应对于这样重要的政治思想问题保持沉默,都应该积极起来自觉地同错误思想进行斗争。如果自己犯过歌颂武训的错误,就应当作严肃的公开的自我批评”。短评要求党的组织对犯过歌颂武训的错误的党员,应“按照具体情况作出适当的结论”。5月21日,京、津、沪的主要报纸全文转载了《人民日报》的社论与短评,22日,各报发表了响应的社论。对武训、电影《武训传》、及武训与《武训传》的歌颂者的批判运动由此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批判之初,报刊发表的大量文章多半是表态,揭发、检讨性质的,随后逐渐深入到对武训其人和电影《武训传》的具体分析和批判。讨论与批判主要是围绕着“什么东西是应当称赞或歌颂的,什么东西是不应当称赞或歌颂的,什么东西是应当反对的”这个中心问题进行的。7月23日至28日,《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了《武训历史调查记》,8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周扬的文章《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8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钱俊瑞的《从讨论武训问题我们学到些什么?》。

陈全荣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543-354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