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暴风雨之前 |
释义 | 暴风雨之前 现代散文诗。瞿秋白作。初载1932年1月20日《北斗》第2卷第1期特大号,并标副题“《水陆道场》之一”。署名为司马今。后收入《乱弹及其它》,上海霞社1938年5月版。所写的是暴风雨将到之前,即所谓“挂龙”时宇宙之间诸如浓云、太阳、水鸟、飞鱼等物的形象。“天色是奇怪的黑暗”,显露的“简直是鬼脸似的靛青的颜色”,然而,“海水快沸腾了。宇宙在颠簸着”,正是对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形象描写;那个“青面獠牙的天日”,显然是影射当时的反动政权,而“受了惊吓”、“慌慌张张”地要躲起来的“水鸟”,想“往高处跳”却“始终还是落在海里”的飞鱼,则是当时在高压下失魂落魄、幻想逃避现实的种种市侩和庸人的写照。作者赞美了“成千成万”,“一群群的哄动着、随着风飞来飞去”的蜻蜓,它们“年青、勇敢,居然反抗着青面獠牙的天日”。作者把真正的希望寄于“将要劈开黑幕重重的靛青色的天”、“将要洗干净太阳上的白翳”的暴风雨本身:“暴风雨呵,只有你能够把光华灿烂的宇宙还给我们!只有你!”只有暴风雨才能给“龙的本身”的出现“扫清整个的天空”。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对暴风雨作着礼赞,表达的是对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风暴的渴望。本文运用象征手法写成,在暴风雨将临之前的自然现象的精细而传神的刻划中寄寓着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明确认识。由于旨意的明晰、确定,文中的各种意象无不显得干净、爽朗,易于引动读者的定向联想。全文写物则浓墨重彩,抒情则淋漓酣畅。 阙国虬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23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