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黄景仁
释义
黄景仁1749—1783

清代诗人。字仲则,一字汉镛,自号鹿菲子。武进(江苏常州)人。早期旅幕,乾隆四十一年(1776)授武英殿书签官。稍后捐资为候选县丞,尚未获铨,即以债主逼迫,病逝于西行途中,终年仅35岁。

黄景仁一生贫穷困顿,其诗歌最突出的就是“好作幽苦语”(《自叙》)。这种“幽苦语”,首先关涉他的个人身世。如其名作《圈虎行》、《献县汪丞坐中观技》、《别老母》和组诗《杂感四首》、《都门秋思》4首等等,抒写自己寄人篱下、供人驱使的不平之慨,表达母子分离、孤身飘荡的凄苦之情,描述浪迹都门、衣食无着的贫寒之状,字字沉痛,语语酸辛。由此生发开去,这种“幽苦语”,又涉及当时的时代风云。如《春日楼望》、《送春三首》、《朝来》诸作,特别是著名的《癸巳除夕偶成》二首之一,即广泛揭露了乾隆“盛世”背后的黑暗现实,敏锐地觉察到封建“末世”的衰朽本质,具有十分深刻的社会意义。在艺术上,他的诗歌主要取法李白和李商隐两家,“豪气”“哀情”,往往相互依存,融合为一。但另一方面,却也不免留下一些明显的模仿痕迹,如七古前后《观潮行》、《太白墓》、《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和七律《绮怀》16首,模仿李白和李商隐的成分即相当浓重。在乾嘉诗坛上,黄景仁最初与同郡阳湖洪亮吉齐名,并称“洪黄”;稍后又与王昙齐名,并称“二仲”。

黄景仁著作有《两当轩集》。黄葆树、陈弼、章谷编纂的《黄仲则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5月版),对认识、研究诗人黄景仁颇有助益。

朱则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28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1: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