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女神》之时代精神
释义
《女神》之时代精神

现代文学评论文。闻一多作。发表于1923年6月23日《创造周报》第4号。该文评述了郭沫若的诗集《女神》。认为郭沫若的诗才是真正的新诗,不仅在形式上摆脱了旧诗词的束缚,而且表现了20世纪的时代精神。文章从5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女神》明显体现了20世纪的“动的精神”。《笔立山头展望》中火车的飞驶和轮船的疾进最能表现诗人内心那种压抑不平的动荡的愿望。这动的本能是近代一切文明事业的根本动力,而使郭沫若的诗从根本上不同于古代如陶渊明式的隐居幽静的诗。二、《女神》明显体现了20世纪的反抗精神,爆发出反对权威的自由的火花,体现出现代文明的革命特色。《匪徒颂》精神激越,令宝座上的至尊发抖。《胜利的死》疾愤悲痛,燃烧着拜伦等的圣灵的火。三、《女神》表现了近代的科学精神。作者是医学专家,因而诗中具有科学成分,艺术同科学本来携手并进。《女神》的科学成分不仅有形式上的科学名词,更主要是体现了一种科学精神。四、《女神》闪耀出当代世界大同的鲜明色彩,诗人不局限于某一个国家,却要做世界的一员。《女神》中用了4种语言,叙写了多种民族和亚美欧非4大洲的地名。这在新文学中是少有的,同旧文学相比,则是破天荒第一次。 五、《女神》体现了20世纪的绝望和挣扎。《女神》是血和泪、忏悔和兴奋的诗。“五四”以后的青年充满烦恼悲哀。革命者前进、跌倒,但不脱逃,也不投降。人类的价值在于能忏悔、能革新,忏悔是最美的品德,是光明的源头。《女神》喊出人人心中这种最神圣的热情。本文以《女神》为例,对新诗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冯志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4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