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瞿白音
释义
瞿白音1910—1979

现代戏剧家。原名瞿金驹;笔名白音、朱诚、颜可风、胡慕云等。上海嘉定县人。幼年因家贫未读完初中即到电报局当发报生。积极投入进步话剧运动。1932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不久任剧盟南京分盟负责人,领导大众剧社与磨风剧社。后又参与组织上海业余实验剧团。抗战爆发后,参加由剧团改编的上海救亡演剧队三队,与陈鲤庭等任队长,后又编为当时政训处所属抗敌剧团,任二队(后改为九队)队长。1940年曾为西北影业公司制片厂编辑大型纪录片《华北是我们的》。1941年到桂林,任新中国剧社理事长、导演,演出《大雷雨》、《钦差大臣》、《秋声赋》、《戏剧春秋》等名剧,发生较大影响。1943年参与组织“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任大会秘书长。1948年至香港,在大光明影业公司任编剧,编写电影剧本《水上人家》。与夏衍、洪遒、以群、韩北屏、孟超、周钢鸣组成七人影评小组,为发展进步的电影评论作出贡献。在此期间编写针砭时事的独幕剧《南下列车》、《香港小姐》、《2+2=5》(后在1950年结集《南下列车》出版)。建国后历任公私合营长江电影制片厂公方厂长,上海电影制片公司副经理兼海燕电影制片厂代厂长,上海市电影局副局长,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理事,上海影协副主席等。导演过影片《两家春》。参加“八一”电影制片厂与捷克军队电影制片厂合拍大型纪录片《人民心一条》工作,获文化部1949—1955优秀影片二等奖。与沈浮,田念萱合写电影剧本《万紫千红总是春》。1960年改编小说《红日》为电影剧本,获得很大成功。1962年发表《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等论著,表现了坚持电影艺术创作规律,冲破教条主义和机械论的勇气,一时受到打击与迫害。“文化大革命”后任上海市电影局顾问。一生尚有译著《我的艺术生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及苏联剧本《苏瓦洛夫元帅》、《莫斯科的黎明》等。

陈丙莹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40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