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方贞观
释义
方贞观1679—1747

清代诗人。字履安,号南堂。桐城(今属安徽)人。康熙五十年(1711)为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隶入旗籍,别故乡,离家人,行动失去自由。雍正元年(1723)始得放归。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不赴。晚年寄居扬州,以卖字为生。方贞观少时即善诗,与马朴臣齐名。后其诗愈工。内容上多表现羁旅之怀、离别之思。写法上直抒胸臆,充满了悲苦怨愤。《望见京城》、《出宗阳》等都可见一斑。他的诗格调沉郁,文笔精工,时见警句,如:“补多微觉重,老瘦渐嫌宽。”(《敝袍》)“诸白烟无际,江流月有声。”(《送渤海公回吴门》)“亲老幸邀天与健,家倾翻痛妇能持。”(《抵家》)“道是珍奇还累汝,可能流浪便为家。”(《题侯家鹧鸪》)等等。著有《南堂诗钞》6卷。

叶君远,董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15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8: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