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 |
释义 | 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 民族民间文学研究著作。陶立璠著。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全书分上、下两编共12章。卷首有马学良写的《序言》。上编阐述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概念、对象和范围;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起源、社会功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以及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少数民族作家对民族民间文学的影响、各兄弟民族之间民间文学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还有单独的章节详细介绍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搜集、记录、整理的方法和方针原则。下编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神话、传说、故事、民歌、英雄史诗、叙事长诗、谚语谜语等类别的概念、定义、思想内容、表现形式、艺术特色、社会价值等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作者在论述少数民族文学内在规律时,凡涉及到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时,均作了详细的比较和可贵的探索;在论述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起源时,作者大量引用了中国少数民族原始文学艺术资料,如内蒙古狼山地区的岩画、云南沧源岩画、傣族古歌谣等。 田方玲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763页. |
随便看 |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