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民间故事学
释义
民间故事学

民间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以民间故事为研究对象。产生于19世纪上半期的德国,著名的雅各布·格林与威廉·格林兄弟成年累月地搜集民间流传的童话故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理和研究,编成《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以后逐渐形成带有世界意义的科学学科,称之为storiology。20世纪初产生的芬兰历史地理学派至今仍是影响最大的故事研究派别。民间故事学主要的研究内容有:民间故事的分类,母题型式的分析与整理,民间故事的主题思想及隐喻意义的挖掘,民间故事的历史演变及地理传播的途径,各国各民族相互间民间故事的影响、分化或复合,民间故事的艺术形态及手段,民间故事的搜集、记录、整理的方法等。在中国,“五四”以后才开始科学意义的故事研究。二三十年代,西方人类学派故事理论影响最大,赵景深、钟敬文、叶德均、张清水、娄子匡等人都曾运用过人类学派故事学的“进化”思想和“遗留物”理论研究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间故事学研究进一步扩大到现实意义较强的生活故事与新故事领域,并努力运用马列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去探索民间故事的主题意义及其文化内涵。粉碎“四人帮”后,民间故事学取得了飞跃性的进展,不仅努力借鉴吸收国外理论的成果,同时注意突出中国自己的特色。近年来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领导下,开展了全国性的民间故事普查工作,着手编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同时成立了中国故事学会,开展了多方面的理论研究。新中国成立40年来,有一大批民间故事作品集问世,并涌现了如张士杰、李星华、董均伦、江原、孙剑冰等一批优秀的民间故事搜集、整理家。

李稚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754-175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9: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