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阿莱钦伯之歌 |
释义 | 阿莱钦伯之歌 古老的蒙古族出征歌。流传于内蒙古东部地区。其蒙古文歌词最早载于1938年9月开鲁蒙文学会出版之《丙寅》杂志第5期9号。歌中形象地表现了一个青年士兵思乡厌战的痛苦心情:“白色的卧牛石,虽然巨大又沉重,在汹涌的激流中,也得向前移动。百姓的独生子,虽然那么年青,在合罕的兵役中,也要服役出征。”独生子阿莱钦伯在统治者横征暴敛,穷兵黩武的淫威下被迫从军。然而东征西伐,旷日持久,新人送给他的弓箭、鞍垫、荷包等一一破损,却仍无望返乡。而更为悲惨的是:他告诉同伴,当家中父母兄嫂问起他时“请别说我的真情,这是十八岁的阿莱钦伯唱的歌”。阿莱钦伯这位歌中的主人公可能是在战争中负伤被遗弃时,亦可能是阵亡前在临终时对同伴们唱出的这支悲歌。歌结尾处唱道:“离开了马群,淘气的小黄马孤零零;离开了父母,阿莱钦伯孤单一人。离开了牧场,大黄马孤零零;离开了亲人们,阿莱钦伯孤单一人。”它一唱三叹,含蓄隽永。 丁守璞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38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