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窦庠 |
释义 | 窦庠约766—约828 唐代诗人。字胄卿。扶风平陵(陕西凤翔)人。诗人窦叔向之子。初为国子主簿。贞元二十一年(805),韩皋出镇武昌,召为推官,带大理司直衔。元和三年(808),韩皋移镇浙西,以窦庠为副使。元和六年迁泽州刺史。元和八年又任宣歙副使。后历任奉天令、登州刺史。长庆二年(822),辟至东都,授汝州防御判官,后迁信州刺史。官终婺州刺史,卒于文宗大和初年。窦庠与韩愈有交往,永贞、元和之际韩愈作有《岳阳楼别窦司直》诗。窦庠与兄窦常、窦牟、窦群,弟窦巩都以能诗有名于当时,他“为五言诗,颇得其妙”(唐人褚藏言《窦庠传》),但其诗多为应酬之作,以写景清新流畅见长。褚藏言曾将其兄弟5人的诗作辑成《窦氏联珠集》5卷,每人为1卷,每卷有小序,今有传本。《全唐诗》卷271录有其诗21首。 苏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09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