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抗战文艺的动向
释义
抗战文艺的动向

现代文学评论文。艾思奇作。刊载于1939年2月16日《文艺战线》创刊号。文章指出,抗战以来形成了文艺界在抗日任务上的团结,加强了创作和出版,开展了文艺的群众活动,出现了不少新作者。这些新的变化是由于政治上比较自由,作者生活的改变,全国人民的空前觉醒。当前的不足是:创作最主要的是小形式,这虽然必要,但还需要较大较完整的作品;作家互相帮助不够,文坛上旧壁垒和派别仍有残余;只有零星的理论研究,缺少全面的展望和总结。今后,抗战文艺应是民族的东西,但不着重形式,而是重在民族奋进的内容。文艺要尽量走向大众,以现实主义为基础。要使文艺活动成为抗战文艺的运动,作家的组织要切实广泛地开展工作,利用旧形式的同时要发展旧形式,也不能放弃新文学的一切好成果。要建立正确的思想理论。本文概括地论述了抗战初期的文学动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冯志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866-286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