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牛希济 |
释义 | 牛希济 五代前蜀词人。陇西(今属甘肃)人。唐宰相牛僧孺之后,牛峤兄子。牛希济在唐末丧乱之际,流寓于蜀,依牛峤。前蜀王建立国,除起居郎。后主王衍时,累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乾德二年(920),王衍降后唐,蜀亡。牛希济入洛阳。后唐明宗召蜀旧臣原宰相王锴等及牛希济,使赋蜀主降唐诗56字。牛希济诗云:“满城文物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唐主再悬新日月,蜀王还却旧山川。非干将相扶持拙,自是吾君数尽年。古往今来亦如此,几曾欢笑几潸然。”后唐明宗得诗赞叹:“如希济才思敏妙,不伤两国,迥存忠孝者,罕矣。”(《十国春秋》卷44)即拜雍州节度副使。牛希济“文学繁赡,超于时辈”(《北梦琐言·逸文》卷1)。素以诗词擅名,所撰〔临江仙〕2首,有云:“月斜江上,征棹动晨钟”。又云:“风流皆道胜人间,须知狂客,拚死为红颜”。“特为词家之隽”。又有次牛峤〔女冠子〕4首,“时辈啧啧称道”。《花间集》录其词11首,《全唐诗》卷760录诗1首;《全唐文》卷845录其文17篇。 张展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960-961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