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方作家”问题的论争 |
释义 | “地方作家”问题的论争 现代文学论争。1934年3月1日,废名(丘士珍)在新加坡《南洋商报·狮声》发表了《地方作家谈》一文,从而引起一场论争。该文肯定马来亚有文艺,极力推崇马来亚的地方作家,并举出可以获此称号的14人。3月5日,C君(梁志生)和则余(林坤贵)在《狮声》撰文,指责废名对地方作家的介绍“太不科学”,认为他推举的14人中有些不配称做“作家”。废名于9日刊出《总算是我抛了一块“地方作家”的砖》作答,承认自己介绍的方法不尽科学,但对方的批评同样“含混”、“使人莫名其妙”。嗣后,废名致函《狮声》编者李铁民,宣布退出论争。李也表示打算到此结束。但姜生又出来写了几篇《介绍地方作家》,较详细地介绍了老张(张明慈)、金洪(郭锦洪)、郑文通的情况。由此遭到C君和黑子(林坤贵)等人的责难,从而引出一场新的笔战,围绕着被介绍的几位是否配称“地方作家”,双方分别发表了多篇文章。其间,又有苔莉、乌卒、斐然、柳何依、小白灰等人撰文参与论争。整个过程持续了3个月,终以C君和姜生互不相让的两封公开信不了了之。 钦鸿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799-180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