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反‘火药味’论” |
释义 | “反‘火药味’论” 当代文艺思想论争中的论点之一。这一说法最早见于1966年2月林彪委托江青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所谓“反‘火药味’论”是江青等人根据周扬在一些讲话和文章中的片言只语罗织而成的罪名。周扬说过:“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我们的文学作品火药味太多了,舞台上枪杆子太多了”,舞剧《白毛女》“武装斗争太突出了”等。(参见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第496页)。“四人帮”把这些话上纲为“反‘火药’味论”,作为所谓“黑八论”之一,目的在于诬陷周扬反对阶级斗争,和革命战争,从而把他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代表人物,制造文艺界在建国后“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即“黑线专政”论的谎言。“四人帮”垮台后,这一谎言已被揭穿。 杨振昆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98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