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江湜
释义
江湜1818—1866

近代诗人。字弢叔。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家贫。诸生。3次应乡试不第,“遂绝意进取。饥驱谋食,之燕、之齐、之闽、之浙,北辙南辕,傍徨道路,学日进而诗益工”(王韬《瀛壖杂志》)。道光二十四年(1844)从殷述斋学使游幕山东。二十七年(1847)彭蕴章为福建学政,入其幕。咸丰二年(1852)还乡,游华亭、青浦,得交青浦熊苏林。熊称赞其诗说:“诗自苏、黄以后,难乎为作者。君笔力挽回七百年矣。”(见江湜《〈伏敔堂诗录〉自序》)咸丰十年(1860),得彭蕴章资助,循例纳粟为县尉,候补于杭州,“脚靴手版,听鼓应官,弃诗人而为俗吏”(王韬《瀛壖杂志》)。及太平军攻破杭州,江湜脱身还乡。其诗不用典故,纯用白描。如《志哀九首》、《静修诗》、《感忆诗四首》等皆沉痛入骨之作。咸丰、同治年间宗宋诗者以其与郑珍、金和并称。陈衍《石遗室诗话》称其为“咸、同间一诗雄也”。著有《伏敔堂诗录》15卷、《伏敔堂诗续录》4卷,共计存诗1448首。

王杏根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298-229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