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杨炎
释义
杨炎727—781

唐代文章家。字公南。凤翔(今属陕西)人。曾在河南节度使吕崇贲幕中掌书记,后任礼部郎中,迁中书舍人。在朝中与常衮同掌制诰,常衮长于除书(授官的诏书),杨炎善于德音(朝廷关于赦、免等事项的诏令),时称“常杨”。后又被宰相元载举荐,进官吏部侍郎,史馆修撰。元载获罪后,受牵连贬为道州司马。德宗继位,经崔祐甫推荐,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杨炎在居相位期间,于治财方面多有建树,如奏请内府租赋仍归左藏库,改变了曾一度公私不分的储备方式,又极力推行“两税法”,对发展生产与改善财政有积极作用。后期专权用私,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被贬为崖州司马,作有《流崖州至鬼门关作》诗。继而赐死,终年55岁。杨炎文名甚高,曾作《李楷洛碑》,文辞工美,为当时文士所传诵。《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文集10卷,但今无传本。《全唐诗》卷121录其诗2首。《全唐文》卷421录其文18篇。

栾睿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58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2: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