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魏源 |
释义 | 魏源1794—1857 近代诗人。字默深。湖南邵阳人。出身清贫。幼年刻苦好学。15岁中秀才,20岁举明经。次年随父入京,师从胡墨庄、刘逢禄诸先生,有志于经世致用之学。道光二年(1822)中举,受知于江苏布政使贺长龄,入其幕,为其编纂《皇朝经世文编》。后又受知于两江总督陶澍,襄赞陶氏改革漕运、盐政诸要务,颇有建树。鸦片战争爆发,他忧心国事,曾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府,直接参与浙江前线的抗英事宜。因朝廷主和,乃愤而辞归,息影扬州,从事著述,成《圣武记》14卷。后又承挚友林则徐嘱托,编撰《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世界各国状况,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道光二十四年(1844)应礼部试,获三甲同进士出身。先后出任东台、兴化知县。咸丰元年(1851)升高邮知州。为官颇有政绩,受到百姓称颂。三年(1853)因迟误驿报,受到革职处分。此后隐居苏杭,手订生平著述,晨夕静坐参禅。七年(1857)二月,病逝于杭州东园僧舍。 魏源能诗善文,为近代名家之一。其文多经世致用之章,雍容宏富,清遒隽峭,颇有荀子的作风。其诗大半为山水诗,尝自嘲“应笑十诗九山水”(《戏自题诗集》)。也有相当数量的政治诗,或反映国困民疲的社会现实,或揭露举措失宜的朝政弊端,或抨击作恶多端的外国列强,或歌颂大义凛然的爱国将士,大都有感而发,尖锐泼辣,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张维屏称其“发扬纵肆,字句纸上皆轩昂”(《艺谈录》)。著有《古微堂诗集》和文集《古微堂集》,今人编有《魏源集》。 丘铸昌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38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