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现代散文诗的提倡
释义
现代散文诗的提倡

现代文学运动。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期发表了刘半农翻译的印度作品《我行雪中》,文末注明它是一篇结构精密的散文诗。“散文诗”这一名称从此在报刊上不时出现。“五四”时期,鲁迅、刘半农、徐玉诺、许地山、焦菊隐、徐志摩等人都有散文诗发表。1922年,《时事新报》附刊《文学旬刊》第24至27期,分别发表了YL(刘延陵)的《论散文诗》、西谛(郑振铎)的《论散文诗》、王平陵的《读了<论散文诗>以后》、滕固的《论散文诗》等文章,提倡创作散文诗,并认真地讨论了散文诗的性质和特点。西谛认为散文诗具有“诗的精神”,“诗的情绪和想象丝毫没有消失掉”。王平陵认为:“古代环境简单,由简单的环境内所发生的情绪和想象,也是浅薄而有限,所以当适于韵文的表现。近代的种种情形,却与古代适得其反,如若用矫揉造作的韵文来表现,不但没有修琢的功夫,而且不能显露出作者的深意”。滕固认为散文诗是“用散文写的诗”,在散文诗中,“诗的内容亘于散文的行间,刹那间感情的冲动,不为向来的音律所束缚;毫无顾忌的喷吐,舒适的发展;而自成格调”。这场讨论,推动了现代散文诗创作的发展。

潘颂德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511-351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