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在燃烧的战场
释义
在燃烧的战场

当代诗集。李瑛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1月初版。收诗33首。1978年,越南当局驱赶华侨,不少受难者飘流南海,李瑛赶往西沙群岛,在那里生活了两个月。中国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战,他又到云南边防前线体验生活。战火点燃的诗人的激情凝成了这本诗集。首篇《南方的山》,赋予山以战士的性格,与其50年代同名诗作不同,诗人在对磅礴威严山脉的情志抒写中,歌颂了中国军队“勇敢的灵魂,不屈的精神,伟大的感情”。《歌英雄李成文》、《歌英雄李启》、《歌一名机枪手》、《歌一名喷火手》、《记一位勇士》和《最后的申请》等诗,或赞颂托起炸药,把敌堡炸响的董存瑞式的英雄,或抒写50天军龄、20岁年纪却创造出“千古的业绩”的新战士英姿;或歌唱肩胛中弹鲜血喷涌,子弹却喷射不折意志的机枪手;或歌颂如风暴卷起一团火,将敌人化为灰末的喷火手;或描绘炸掉双腿,仍爬起来战斗,一步不退的勇士形象;或抒发战士弥留之际,在手心上写下“我申请入党”,以表达最后请求和向往的无限深情。这些诗篇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燃烧的战场上的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悲壮情景,是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表现出中华民族崇高的灵魂。《婴儿的哭声》写母亲和刚出世的婴儿在山洞里面临饥饿、寒冷和死亡,中国战士送去干粮、衣服和祝福,揭露、鞭挞了越南当局对人民犯下的罪行,颂扬了中国人民的人道主义精神。在《枪声已经零落》、《阳光在稻秧上跳荡》、《碑》等诗中,诗人热情讴歌了中国、越南两国人民和军队的深厚友谊:国境线上的大树砍不倒,烧不焦,“因为——两国人民的友谊比刀斧要强大百倍!”国际主义、人道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这本诗集的主旋律;寓刚健于细致之中,是其主要艺术特色。本诗集于1980年获“自卫还击、保卫边疆英雄赞”征文一等奖,1983年获首届(1977—1982)“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朱家信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89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