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在浪尖上
释义
在浪尖上

当代诗歌。艾青著。初载1978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诗刊》同年第12期刊载。诗题下有副标题《——给韩志雄与和他同一代的青年朋友》。这首长篇政治抒情诗创作于1978年11月16日,诗中通过抒写“四·五”英雄韩志雄的斗争事迹,歌颂周恩来总理,歌颂天安门事件,鞭挞林彪,“四人帮”的罪恶,揭示深刻的生活哲理。全诗分8节。第1节赞颂青年工人韩志雄是“天安门事件的英难”,在豺狼张牙舞爪的时候他“敢上去拔毛”,他“象大风大浪中的一个小岛”,“宁静地注视着万倾波涛”。第2节揭露“文革”中政治野心家的罪行:“好象不是战争,/却都动用了刀枪”,“野心在黑夜发酵,/情欲随权力增长”,“正义被绑着示众,/真理被蒙上眼睛”。第3节痛斥“四人帮”,歌颂周恩来:“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得到过这么多诗篇;/历史上没有一个人/得到过这么多花圈!”“周总理象空气,/象阳光,象水,/好象很平凡,/却谁也不能离开”。第4节歌唱韩志雄在天安门前的斗争,他一天又一天听朗诵诗篇,为了维护真理。他写诗贴在纪念碑东面,“象燃烧的火炬”、“象闪光的宝剑”、“象响彻长空的雷声”。第5节叙写韩志雄清明节晚12点在“列宁像的下面”被捕,推进监牢,倍受折磨,他只坚强回答:“我愿坐牢一千年!”第6节歌颂“天安门事件”敲响了“四人帮”的丧钟,擦亮了人民的眼睛,是“最辉煌的诗篇”,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第7节抒写韩志雄“重新见到太阳”后“革命的意志越烧越旺”,并提示人们深思林彪、“四人帮”,“这些妖孽从何而来?/滋长他们的是什么土壤?”必须牢记:“斗争远没有结束,/要把眼睛擦得更亮——/。要用科学代替迷信,/冲出一切精神牢房!”第8节赞颂韩志雄经受了“烈火的锻炼”和“十二级台风的考验”,是“政治风暴浪尖上的海燕”,是中国“新的一代青年”。这首英雄颂歌是作者沉默20多年后重新歌唱的一首宏大的诗篇。它抒发了诗人对新一代青年所怀有的厚望。作者说:“《在浪尖上》发表后,反响很大,朗诵的效果也很好。但是,它的确与时事靠得太紧了。”(周红兴:《就当前诗歌问题访艾青》)该诗被谢冕、吕剑、骆寒超等不少诗歌评论者肯定和赞扬。《新华月报》1979年1月号和《战地》第183期都曾转载此诗。作者的获奖诗集《归来的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收入了这篇诗作。

何火任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88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