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革命时代的文学
释义
革命时代的文学

现代文学评论文。鲁迅作。发表于1927年6月 12日黄埔军校出版的《黄埔生活》周刊第4期。该文认为用来宣传鼓动革命的文学是无力的。文学是一种民族的文化,是精神余裕的产物。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是不受别人命令,不顾利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出来的。如果先有一个题目,按题作文,那同八股文一样,没有文学价值,很难感动人。所以先要做革命人,才能做革命文学。大革命与文学的关系有三个阶段:一、大革命以前,文学大多是对社会叫苦鸣不平,但对革命没有什么影响,压迫者并不理睬。只有进而觉悟起来,由哀音变为怒吼,怒吼的文学一出现,反抗就快到了。二、大革命时代没有文学。因为大家由呼喊而行动,又忙又穷,没有空闲也没有心思谈文学。三、大革命成功后,情况缓和,生活有余裕,才又产生文学。这时的文学有两种:新社会的赞歌和旧制度的挽歌。但革命尚未在中国成功,所以文学几乎全是旧式的。

该文又指出,大革命的结果应该产生平民文学,但现在世界上没有平民文学,中国也没有。有人把以工农为材料作的小说和诗称作平民文学,其实并不是,因为平民还没有开口。这种文学是旁观者假托平民的口吻说的。至于平民唱的山野歌曲也不是真正的平民文学,因为接受古书影响很大,又常接受绅士的思想,格律陈旧,意思陈腐。现在的文学家都是读书人,如果工人农民不解放,工农的思想仍是读书人的思想。必须等到工农真正解放。然后才有真正的平民文学。

冯志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263-426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