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聊斋俚曲
释义
聊斋俚曲

清初作家蒲松龄以山东淄川地区流行的俗曲小调填入新词而写成的通俗说唱作品的总称。多写于他的晚年60岁—73岁期间。据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碑阴所记,蒲松龄所作俚曲有14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二稿更名为《磨难曲》)、《增补幸云曲》。前山东淄川图书馆馆长路大荒收集编订为《聊斋俚曲集》收入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的《蒲松龄集》下册。1980年齐鲁书社出版了关德栋选注的《聊斋俚曲选》。路大荒所辑中实为13种,即把《富贵神仙》与《磨难曲》列为两种,另缺《琴瑟乐》。这一篇至今国内未见,而在日本庆应大学藏有平井雅尾收集的抄本。它们中,《快曲》虚构了张飞在华容道刺杀曹操的故事,《丑俊巴》叙述了猪八戒调戏潘金莲的荒诞故事,《俊夜叉》写妻子帮丈夫戒赌,《增补幸云曲》写明正德皇帝荒淫生活,《蓬莱宴》写仙女吴彩鸾与穷书生文箫的爱情故事,《墙头记》写张老汉教训不孝子,《穷汉记》写穷汉向皇天诉穷;其它7篇均取材于《聊斋志异》中的故事。这些作品现实性较强,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问题与家庭问题。语言多采用淄川方言,民间色彩较浓,其清新活泼的风格与《聊斋志异》的工丽典雅形成鲜明对照。蒲松龄所作俚曲,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至今仍在民间口头传唱。在民间小戏五音戏、山东梆子中也移植为保留剧目。

李稚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20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