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七颂堂词绎 |
释义 | 七颂堂词绎 清代词话著作。1卷。刘体仁撰。全书33则,杂谈词的作法与诗词异同。其论词推崇周邦彦词的“雅正”,也赞赏李清照词的“深妙稳雅”,对辛弃疾、刘过等人的词作则颇有非议,说辛弃疾“非不自立门户,但是散仙入圣,非正法眼藏”,反对那种“一直说去,了无风味”的词作。这些观点明显地承继了宋人以婉约为宗的传统,在词体已经极大地得到解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诗与词的分界。他提出了词有初盛中晚的主张,以牛峤、和凝等晚唐五代词人为“初唐”,以北宋周邦彦、柳永等人为“盛唐”,以南宋姜夔、史达祖等人为“中唐”,以明初词人为“晚唐”。不以朝代分,而从词体发展的本身规律去探求其盛衰流变,对后人是有启发意义的。论及词的具体作法,刘体仁特别重视文字生动,主张要有警句带动全篇,要有动宕开合,反对镂金错彩,堆垛词句。此外,说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中调长调转换处“不欲全脱,不欲明粘”;咏物之作“全首比兴,乃更遒逸”等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有《别下斋丛书》本。 李勤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99-10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