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显志赋
释义
显志赋

汉赋。东汉冯衍作。这是汉代一首较早的言志赋作,抒写了作者失意之后的愤懑,并借史实以讽谕时政。始见于《后汉书·冯衍传》,又略见于《艺文类聚》卷26。赋前有《自论》,述其作赋缘由及此赋旨归。史称冯衍“不求苟得,常有凌云之志”。但他生逢东西汉交替之际,忠于皇室而屡被谗害,曾因涉嫌外戚事而被绳之以法。建武末年,上书自陈,终因以前的过失而不被用,于是“衍不得志,退而作赋”(《后汉书·冯衍传》)。冯衍在《自论》中说:“顾尝好俶傥之策,时莫能听用其谋,喟然长叹,自伤不遭。久栖迟于小官,不得舒其所怀。抑心折节,意凄情悲。”“愍道陵迟,伤德分崩”,“乃作赋自厉,命其篇曰《显志》。显志者,言光明风化之情,昭章玄妙之思也”。

赋的正文洋洋数千言,开头即以强烈义愤抨击时政道:“悲时俗之险厄兮,哀好恶之无常”,而作者则“内自省而不惭兮,遂定志而弗改”。中间部分大量运用典故以抒发内心怨愤。结尾一段表明自己隐居洁身、求仙访道的志向:“诵古今以散思兮,览圣贤以自镇;嘉孔丘之知命兮,大老聃之贵玄。德与道其孰宝兮,名与身其孰亲?”“惟吾志之所庶兮,固与俗其不同。既俶傥而高引兮,愿观其从容”。冯衍生逢作赋以摹拟司马相如为风尚的时期,此赋不免有体物写志,铺张扬厉的痕迹,但它主于抒情,通篇用骚体,且忽而天上,忽而地下,又多以香花美草为喻,显然受楚辞的影响更大。作品既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也鞭笞时俗险恶的黑暗现实,摒弃了赋颂谀美的习气,难能可贵。它把叙事、抒情、议理融为一体,多用典故和骈偶句式,不仅对抒情小赋的产生而且对六朝时期的辞斌都有很大影响。

张玉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35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