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顾野王 |
释义 | 顾野王 (519—581)南朝梁陈文字学家﹑作家及画家。字希冯。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九岁能属文,为《日赋》,见赏于朱异。年十二,随父往建安,撰《建安地记》二篇。梁武帝大同四年(538)除太学博士,迁临贺王萧正德记室参军。宣城王(哀太子)萧大器为扬州刺史,野王与王褒俱为宾客。大器于东府起斋,野王为画古贤图像,王褒书赞,时号“二绝”。尝奉太子萧纲(简文帝)令,撰《玉篇》三十卷,大同九年三月呈上。简文以为详略未当,令萧恺增删。侯景之乱时,野王丁父忧在乡,曾召募乡人援建康。及台城陷,逃会稽,寻与刘归义据东阳距景。侯景既平,王僧辩使监海盐县,敬帝太平元年(556)陈霸先为丞相,以野王为宣毅将军会稽太守陈蒨(陈文帝)记室参军。陈文帝天嘉元年(560)为撰史学士。陈宣帝太建二年(570)为国子博士,又兼东宫管记,六年为太子率更令,寻领大著作。又迁黄门侍郎,光禄卿。十三年卒。 顾野王著有《玉篇》三十卷,《舆地志》三十卷,《符瑞图》十卷,《顾氏谱传》一○卷,《分野枢要》一卷,《续洞冥纪》一卷,《玄象表》一卷。又撰《通史要略》一百卷,《国史记传》二百卷,未就而卒。又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顾野王《尔雅音》。诸书均佚,唯《玉篇》尚存,经萧恺及唐孙强增删,已非原貌;《尔雅音》尚有佚文见《经典释文》。又有文集二十卷,亦佚。今存文七篇,见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诗十首,多为乐府,见《文苑英华》﹑《乐府诗集》等书,逯钦立辑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